|
妇科 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 ⒈ 医学中以妇女病为研究对象的科目,如:妇科学。 ⒉ 指医院中专治妇女病的一个科室。 女性生殖系统所患的疾病才叫妇科疾病。妇科疾病的种类可分很多种,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疾病、不孕症、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白带异常等等。女性从青年期开始,就应该懂得月经、生育、妊娠、分娩、绝经等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并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这样就能避免或减少某些妇产科疾病的发生。 中文名 妇科 外文名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拼 音 fù kē 全 称 妇科疾病诊治专科 目录 1 疾病分类 2 历史发展 3 中医四诊 ▪ 简介 ▪ 望诊 ▪ 问诊 ▪ 闻诊 ▪ 脉诊 4 辨证要点 5 西医妇科 ▪ 西医妇科概要 ▪ 妇科病概述 ▪ 病史采集内窖 6 常见妇科疾病 ▪ 阴道妇科病 ▪ 子宫妇科病 ▪ 妇科内分泌 ▪ 阴道出血 7 预防 ▪ 滥用抗生素 ▪ 单独清洗内裤 ▪ 女性护理液 ▪ 重视怀孕护养 ▪ 警惕洗衣机 ▪ 注意公共卫生 ▪ 正确避孕 ▪ 伴侣同治 ▪ 穿着全棉内裤 ▪ 清洗外阴 ▪ 使用事项 ▪ 卫生护垫 8 妇科b超 9 妇科检查 ▪ 概述 ▪ 检查目的 ▪ 检查方法 ▪ 阴道 ▪ 检查目的 ▪ 检查方法 ▪ 子宫及附件 10 检查要点 11 检查注意 12 疾病的并发症 ▪ 宫颈炎 ▪ 子宫位置异常 ▪ 子宫脱垂 ▪ 盆腔炎 ▪ 盆腔内肿瘤 13 小腹胀痛 14 疾病危害 15 治疗误区 16 妇科保健 疾病分类 妇科疾病主要分为:妇科炎症、人工流产、性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整形、妇科肿瘤等7大类别,每个类别又有多个小病种: 妇科炎症: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尿道炎等; 人工流产:无痛人流、可视人流、微创人流、药物流产等; 性病包括: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淋病等; 月经不调:不规则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绝经; 不孕不育:宫颈性不孕、内分泌性不孕、子宫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等; 妇科整形:阴唇整形术、丰胸美乳、处女膜修复术、阴道紧缩术等; 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囊肿、卵巢肿瘤、宫颈癌等。 历史发展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子嗣、妊娠、临产、产后、乳疾、癓瘕、前阴诸疾及杂病等。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逐渐形成、发展和充实的。现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个阶段: 女性内生殖器 女性内生殖器 夏、商、周时代中医 (公元前2197~公元前770年)中国远古时代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积累了药物和医疗技术,到了夏、商、周时代已有关于难产和种子、胎教理论记载。如《史记·楚世家》中有“胸剖而生契”的难产记载。《山海经·西山经})中有服“骨蓉”避孕的记载。《烈女传》有胎教的记录。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在这一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因曾专门从事过妇产科的医疗工作,当时被称为“带下医”(妇科医生)。《内经》中也有妇科方面的理论记载,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左传》中有“庄公寤生”的难产记载。还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记载,明确提出近亲结婚有害于后代,这一观点比英国的达尔文1858年的相关论述要早2500多年,而且对今天的优生学研究也有意义。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代,已有妇产科病案的记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太仓公浮于意首创“诊籍”,其中“韩女内寒月事不下”及“王美人怀子而不乳”的病案,都是妇产科最早的病案。 到了汉代,妇产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医事制度上设有“女医”,药物堕胎、联体胎儿、手术摘除死胎等首见记载,并出现了一批妇产科专著。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胎产书》,是现存的最早妇产科专著,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见解,反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妇人三篇,论述了妊娠呕吐、妊娠腹痛、产后发热、热入血室、带下、经闭、癓瘕等病的证治,并提出阴道冲洗和纳药的外治法。当时的许多经验和方药至今有效。与张仲景同代的医学家华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外科专家,不仅成功地进行了开腹手术,也成功进行了摘除死胎的手术。《后汉书·华佗传》说:一伦曰:‘死胎枯燥,执不自生。’使人探(远取)之,果得死胎,人形可识,但其色已黑。伦之绝技,皆此类也。”可见当时的妇产科已发展到了相当水平。 (公元220~公元6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脉学和病源证候学的成就,推动了妇产科学的发展。晋代王叔和所著《脉经》,根据《难经》独取寸口的原则,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使诊脉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化、规范化了。 其中在妇产科方面,提出了“居经”、“避年”之说,指出“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及脉辨男女,描写了产时“离经脉”,即“怀娠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欲生也”。 隋代中医 (公元610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当时中医病理学巨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五科。 书中有妇人病八卷,前四卷论妇科病,包括月经、带下、前阴、乳房诸病,后四卷论产科病,按照妊娠、将产、难产及产后分类,逐项讨论了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内容颇为丰富。 (公元618~公元907年)唐代继隋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了“大医署”,这是唐朝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专门培养医药人才。医学发展特点是逐渐趋向专科化。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所著《千金要方》中将妇人胎产列于卷首。广泛地讨论了求子、妊娠、产难、胞衣不出、月经、带下及杂病,还精辟地论述了临产及产后护理等内容。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还记载了若干堕胎断产的方法,并已注意到节制生育问题。 此时,妇产科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出现了中国现存理论较完备的产科专著,即咎殷著的《产宝》。 (公元 960~公元 1279年)宋代妇产科已发展成为独立专科。在国家医学教育规定设置的九科之中有产科。如《元丰备对》载:“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产科十人……。”这一时期出现一些重要妇产科专著。如杨子建著的《十产论》,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朱瑞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李师圣的《产论》,郭稽中的《妇人方》等。此期,在妇产科方面成就最大的是陈自明和他的著作《妇人大全良方})。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还特别谈到了对难产的处理。是中国著名的妇产科专著,是当时一部杰出的作品,一直风行300多年,对后世医家也有巨大影响。 (公元1115~公元1234年;公元1271~公元1368年)金元时代是医学百家争鸣时期,医学流派开始兴起,刘、张、李、朱四大家对妇产科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贡献。元代医学设13科,有产科1门。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发展,开扩了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如刘完素著《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胎产论说:“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对妇女生理作出了规律性阐述,成为少女着重补肾、中年着重调肝、绝经期着重理脾的理论根据。 张子和著《儒门事亲})认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善用汗、吐、下三法以驱病,这种观点也常用于妇科。该书还记载了钩取死胎的成功案例,该书卷7的内伤形说:“又一妇人临产……子死于腹……急取秤钩,续以壮绳……钩其死胎……。”开创了中医产科器械手术助产的先河。李果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始生”,治病着重应用补脾升阳除湿之法,此法也广泛用于妇科而收到较好的效果。其所著《兰室秘藏》所论:“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对今天月经病(主要是“功血”)的治疗是有指导意义的。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疗上重视保存阴精,对妇科胎前病、产后病提出的一些治疗原则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朱震亨在《格致余论》受胎论中说:“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第一次明确描写了子宫的形态。 (公元 1368~公元 1644年)明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13科,据明史《百官志》记载有妇人科。此期间妇科专著较多。有薛己著的《薛氏医案》、《女科撮要》、《校注妇人良方》。万全著的《广嗣记要》、《妇人秘科》,王肯堂著的《证治准绳·女科》。 武之望著的《济阴纲目》。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赵养葵著的《邯郸遗稿》。张介宾著的《景岳全书》等。这些妇产科专著和有关论述,对妇科疾病均有精辟论述,大大丰富了妇产科学的内容。其中《万氏妇人科》、《广嗣纪要》、《女科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妇人规》可称当时妇产科的佳作。 (公元 1636~公元 1949年)清代将妇产科统称为妇人科或女科。清代妇产科的著作较多,流传也较广。如傅山著的《傅青主女科》,萧赓六著的《女科经纶》,亟斋居士著的《达生篇》,陈梦雷等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妇科20卷,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陈念祖著的《女科要旨》,沈尧封著的《沈氏女科辑要》,陈士择的《石室秘录}),徐大椿的《兰台轨范》,叶天士的《叶天士女科》,沈金鳌的《女科三尺》,吴道源的《女科切要》,陈莲舫的《妇科秘诀大全)},阎成斋的《胎产心法》,汪朴斋的《产科心法》,单养贤的《胎产全书》,张曜孙的《产孕集》,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唐容川的《血证论)}等,对妇产科学的发展均有着较大影响。 民国时期比较大的妇科著作有张锡纯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还有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著,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沈氏女科辑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科学的发展中医 (公元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中医妇科学进一步得到整理和提高。1956年以后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连续编写了五版《中医妇科学》统一教材,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学》、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各地还先后编写了一批内部教材和妇科专著。开展了博士、硕士不同层次的医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妇科人才。 中医四诊 简介 望问闻切四诊为中医妇科之基本诊法。妇女在生理、病理方面的特点,决定其在诊断方面也有特殊之处,必要时可配合妇科检查及化验检查。 望诊 ⒈望面色 面色萎黄为血虚;面色眈白或苍白为气虚;面色青黯为血瘀;面色晦黯为肾气虚弱;两颊潮红为阴虚火旺。 ⒉望舌色 舌色鲜红为血热;淡红为血虚;淡白无华或香苔胖边有齿痕为气血两亏。苔少或剥或有裂纹为阴虚,舌根部苔黄腻为湿热在下焦。舌质黯红或舌边有瘀紫斑点为血瘀。 ⒊望唇色 红紫为血热,鲜红而干裂为阴虚津伤;色淡为脾虚血亏;深青色主痛;淡青色主虚寒。 ⒋望爪甲 苍白者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色青紫为寒、为痛。 ⒌望月经 ⑴量:过多属气虚或血热;过少属血虚或寒凝;时多时少属气郁或肾虚。 ⑵色:鲜红或深红属血热;淡红为血虚或气血两亏;色紫黯属血滞。 ⑶质:粘稠为热;稀薄为虚寒;血块为瘀。 ⒍望带下 色白质薄为脾虚;色黄质稠为湿热下注。杂色互见,兼有恶臭气味多为生殖道恶性肿瘤。 ⒎望恶露 持续量多,色鲜红质稠为血热;色黯质稠有臭味为湿热;色紫黯有血块为瘀、为寒。 问诊 ⒈问年龄 妇科疾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青春期肾气初盛,冲任功能尚未健全,易发生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及功血等症。生育期因胎产、哺乳易使气血耗损,可引起月经失调、闭经、流产等症。更年期因肾气渐衰,阴阳失去平衡,常致月经失调、崩漏、绝经前后诸证,而且是肿瘤好发时期,应引起重视。 ⒉问病史 根据病情重点询问病史,问起病日期、发病原因、症状、疾病发展及变化的全过程,包括治疗经过和手术史。有肿瘤可疑者或习惯性流产史者,尚须追问家族史。 ⒊问月经 问月经初潮和绝经年龄,月经的周期,经期及经量、色、质,末次月经日期,经行前后伴随症状等。另外,还要询问避孕措施及其对月经有无影响。 ⒋问带下 问带下的色、质、量及气味、阴痒等伴随症状和妇科检查、实验检查等。 ⒌问妊娠 问末次月经日期、有无恶心呕吐、浮肿、胎动、阴道出血、小腹疼痛及腰酸等。并问生育史、分娩情况、分娩方式及产后有无大出血史,采取何种计划生育措施。 ⒍问产后 恶露的量、色、质、气味及有否发热、汗出、腹痛等症。另外,还应询问乳汁的量、质等情况。 ⒎问前后二阴 有否坠胀、腰酸坠感、阴痒、阴肿、阴痛及阴道口肿块落出等症状。 ⒏问职业生活情况 了解职业、生活及嗜好,还应询问有否化学性毒物接触史,工作或居室干湿情况,饮食习惯,房事情况及经期有否冒雨受寒等病史。 闻诊 ⒈听声音 声音低而细为气虚,时时叹息暧气为气郁。妊娠期声音低哑或不能出声为妊娠失音。分娩时不断呵欠,为脱血夺气虚脱之兆。 ⒉嗅气味 经血秽臭者为热,阴道出血或带下伴有奇臭者,可为恶性肿瘤。带下有臭秽气者多为湿热。妊娠恶阻时口出烂苹果味者为酸中毒。妊娠之后胎动消失,腹不增大,口有臭气者多见胎死腹中。 切诊 脉诊 妇女之脉柔软均匀为常脉。 ⒈月经脉 月经来潮时,六脉均显洪大滑利;月经先期、过多或经行吐衄,脉多滑数或弦数,为血热;月经后期、过少或阅经,脉沉细或迟缓,为血寒;芤脉见于失血过多。 ⒉带下脉 脉弦数或滑数,为湿热带下;脉沉细或迟弱‘,为肾虚带下;弦滑之脉多见于癓瘕、炎症。 ⒊妊娠脉 寸口脉滑为早妊之脉,指下有滑、数、动的感觉。体弱者,兼见六脉俱全,尺脉不绝者也为孕脉。孕后六脉沉细短涩,或两尺脉弱而又断续不匀,多为气弱;孕后滑脉消失,伴阴道流血量多者,为胎儿死亡可能。 ⒋临产脉 孕已足月,尺脉转急如切绳、转珠或脉象浮数散乱为临产之脉。或中指两侧搏动由第一指节渐达指端中冲者为临产之脉。 ⒌产后脉 产后脉应虚缓平和,如产后出血不止,可见微细涩脉,产后盗汗可见细数之脉。 【腹诊】 着重诊下腹部。如按之有块而硬,推之不散,痛甚者多属血瘀;按之无块或痛减者为血虚;按之有块,推之则散为气滞。 辨证要点编辑 【月经病】 主要辨别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和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各种症状(表2)。 【带下】 主要辨别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及伴有的局部或全身症状(表3)。 另有五脏精液亏损,甚者精枯,无精化液,带脉虚枯,故无带下分泌,阴道干涩,或灼痛,性欲淡漠,月经稀少,不孕等症。 【恶露】 产妇分娩后,胞宫的余血浊液从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恶露辨证主要是量、色、质、血块及腹痛等方面的异常(表4)。 【下腹痛】 妇科下腹痛辨证要根据腹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及程度,并结合经、带、恶露及苔、脉等进行辨证(表5)。 【脏腑辨证、气血辨证与妇科疾病】 脏腑、气血与妇科疾病有密切关系,脏腑中以肝、脾、肾三脏与妇科疾病关系最为密切。脏腑辨证、气血辨证是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常用方法(表6、表7)。 西医妇科 西医妇科概要 以西医的方法治疗妇科疾病称为西医妇科,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每况愈下,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妇科病概述 妇科病又称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 病史采集内窖 ⒈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民族、住址、入院日期、病史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若非患者陈述,应注明陈述者与患者的关系。 ⒉主诉应简单明确地列举主要症状和病程。要求通过主诉初步估计疾病的大致范围。妇科临床常见症状有外阴瘙痒、阴道出血、白带增多、闭经、下腹痛、下腹部包块以及不孕等。若患者有停经、阴道出血及腹痛三种主要症状,则还应按其发生时间的顺序将主诉书写为:停经x×日后,阴道出血×日,腹痛×日。若患者无任何自觉不适。仅系妇科普查时发现早期子宫颈癌,主诉应据实写为:普查发现“子宫颈癌”×日。 ⒊现病史为病史的主要组成部分,应详加记述。现病史包括从最早发病起至此次住院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全过程。一般应以主诉症状为核心,按时间先后依次描述。首先问明有无发病诱因,发病的具体时间和起病缓急,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然后了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是持续性抑或间歇性,是进行性加剧抑或逐渐缓解,发病后的诊断及治疗经过、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等。除主要症状外,还要详细询问有无伴随症状及其出现的时间、特点和演变过程,特别是与主要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如食欲、大小便、体重变化以及有无寒战、发热等,均应问明并予记录。对有鉴别意义的有关症状,即使为阴性也应写人现病史中。 ⒋月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及经期持续时间。如14岁初潮,每28—30日来月经,每次持续5日.可简写为14磊-!面;每次经量多少(可问每日更换卫生巾次数),有无血块,经前有无不适(如乳房胀痛、水肿、精神抑郁或易激动等),有无痛经及疼痛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痛经起始和消失时间。常规询问束次月经日期(呻)及其经量和持续时间,若其流血情况不同于以往正常月经时,还应问明再前次月经日期(PMP)。绝经后患者应询问绝经年龄。绝经后有无阴道出血、白带增多或其他不适。 ⒌婚育史婚次及每次结婚年龄,是否近亲结婚(直系血亲及三代旁系血亲),男方健康状况.有无冶游史、性病史以及双方同居情况等。足月产、早产及流产次数以及现存子女数。如足月产3次.无早产,流产1次,现存子女2人,可简写为3-0.1_2.或仅用孕。产3(G4b)表示。分娩方式,有无难产史,新生儿出生情况,产后有无大量出血或感染史。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情况。末次分娩或流产日期。采用何种计划生育措施及其效果。 ⒍个人史生恬和居住情况,出生地和曾居留地区。有无烟、酒等嗜好。 常见妇科疾病 阴道妇科病 ⒈阴道炎:阴道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包括淋病双球菌、霉菌、滴虫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阴道炎症。阴道炎根据年龄和感染源的不同,可分为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婴幼儿阴道炎、气肿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 ⒉阴道肿瘤:阴道的恶性肿瘤常常是继发性的,可自子宫颈癌直接蔓延,或来自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绒毛膜癌,另外膀胱、尿道或直肠癌亦常可转移至阴道。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很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主要是鳞状上皮癌,毛膜上皮癌,其他如腺癌,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更为罕见,不少妇产科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只见过仅有的几例病人,因阴道的继发性癌则较多见,在诊断原发性肿瘤前应考虑及排除继发性阴道癌的可能性。 子宫妇科病 ⒈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临床上报告肌瘤发生率远比其真实的要低。子宫肌瘤症状有月经不调、腹部肿块、压迫症状等,子宫肌瘤常常并发卵管卵巢病变,也极易和子宫体腺癌和子宫颈癌同时存在,在冬季,要多喝开水,保持每天都吃一定量的水果,预防子宫肌瘤。 ⒉宫颈糜烂:正常子宫颈表面被一层鳞状上皮所覆盖, 表面光滑,呈粉红色。宫颈深部组织由于感染发生慢性炎症,使表面上皮营养障碍而脱落,上皮的剥托面逐渐被子宫颈管的柱状上皮所覆盖,而柱状上皮很薄,可以透见下方的血管及红色间质,所以表面发红,这就是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由于炎症的刺激程度不同,宫颈处粘膜柱状上皮生长较慢,上皮平坦,外表光滑,即为单纯性糜烂;柱状上皮生长速度快,形成腺体增生时为腺样糜烂。如果腺体扩张则可为滤泡型糜烂,同时伴间质增生,形成小的突起,被覆柱状上皮不均,则形成乳头状糜烂。上述类型常可混合发生。宫颈糜烂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⒊宫颈息肉: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宫颈息肉是在子宫颈的部位,长出一个或几个带蒂的小疙瘩。小疙瘩的根部多附着在子宫颈外口,只有少数长在子宫颈管内。息肉的形状好像水滴一样,直径一般在1cm以下,蒂细长,颜色鲜红,很软很脆,接触后容易出血。宫颈息肉大多数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宫颈粘膜在炎症刺激下增生形成的。 ⒋宫颈肥大: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宫颈腺体及间质增生,腺管受周围增生组织的挤压,使腺体产生的粘液难以排出,而形成潴留囊肿,较表浅的腺体囊肿向宫颈表面突出,很容易观察到,而深部的腺体囊肿常导致宫颈呈不同程度的增粗、变大,一般习惯称之为宫颈肥大。 妇科内分泌 月经异常的三大“凶手” Ⅰ、无月经(医学术语:闭经) 在以下各页中凡涉及到月经期缺失的一概用“闭经”这一名词。闭经可分为两种:原始闭经和继发闭经。我们将在别处介绍闭经的两种最常见的原因,怀孕和绝经。 继发闭经定义为以前正常的个体出现超过90天的月经周期缺失(3个月经周期消失)。月经消失超过3个月一定要做检查。 原始闭经发生于女孩应该有月经的年龄依然没有。不同的人群第一次月经出现的时间不同,大部分人在16岁时出现月经。一个年轻女孩若她的同龄人都有月经了而她还没有的话,一定要去检查一下。 引起原始闭经的原因以后再讨论。 下列器官与正常月经周期的发生有关 ⑴子宫内膜 ⑵卵巢 ⑶脑垂体 ⑷下丘脑(大脑的一个特殊区域)1、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通常是或厚(雌激素的刺激)或薄的(雌激素分泌减少)。又叫作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和“标准月经期”。 ⒉卵巢 月经期依赖卵巢激素的分泌。月经期缺失通常会出现不排卵的情况(卵巢不排放任何的卵细胞)。又叫作是“标准卵巢”。 有几种可能: ⑴ 不形成滤泡,没有雌激素产生。这种情况下子宫内膜会是薄的。 ⑵形成滤泡但是不能分裂,也产生雌激素但是没有与孕激素相对抗生产。这种情况下子宫内膜会是厚的。后一种情况下通常有一个或多个与雌激素有关的滤泡存在。 声波导航与测距系统检查可以显示存在的滤泡,血液检测可显示雌激素在血液内的水平。 ⒊ 脑垂体 脑垂体可分泌许多激素控制我们的身体功能。这些激素中有三种重要的是与月经机能有关的。它们是促卵泡生产激素(FSH)、促黄体生产激素(LH)和催乳素。通过血液检测可以知道这三种激素的水平。又叫做是“垂体周期和月经周期”。 如果FSH和LH水平升高而雌激素水平降低,那么问题通常出在卵巢。卵巢不能引起FSH和LH的应答,而FSH和LH水平的持续增高可引起卵巢的应答。 如果FSH水平正常而雌激素和LH水平增高,可除外多囊卵巢病的诊断(看多囊卵巢)。 如果FSH、LH和雌激素都降低,那么可排除脑垂体或下丘脑疾病。 催乳素水平增高也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血液检测结合子宫内膜显微诊断可以为医疗从业者提供关于闭经原因的确切信息。 闭经的治疗要根据怀孕的需求而定。想要孩子的就要做诱导排卵治疗和其他的激素治疗,以调节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厚的女性重要的是调节月经周期正常,预防以后的子宫内膜癌[请记住:如果你的子宫内膜是厚的,你并没有癌症,但经过许多年(多于十年)后可能发展成不能治愈的癌症。 脑垂体肿瘤,重要的是要记住只有极少数人的高催乳素水平可发展成垂体肿瘤。 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是女性生殖器妇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是多方面的,除正常月经之外,当生殖器官发生炎症、病理性妊娠、内分泌疾患、外伤、肿瘤等情况时均可发生阴道出血。所以如果女性朋友出现阴道不正常出血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查明出血的原因。 临床表现及其鉴别要点: ⒈有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 ⑴经量增多: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经量多或经期延长。此型流血多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关。 ⑵月经期间出血:发生在两次月经来潮的中期,常历时3~4日,一般出血量少于月经血量,偶可伴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此类出血是由月经期间卵泡破裂,雌激素水平暂时下降所致,又称排卵期出血。 ⑶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来潮后数日持续少量阴道流血,常淋漓不尽。可见于排卵性月经失调或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⒉无周期规律的阴道流血 ⑴接触性出血:于性交后或阴道检查后立即出现的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可多可少,常见于急性宫颈炎、早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 ⑵停经后阴道流血:若患者为育龄妇女,伴有或不伴有下腹部疼痛、恶心等症状,首先考虑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或滋养细胞疾病等;若患者为青春期无性生活史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且伴有其他症状,应考虑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对于后者应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 ⑶绝经后阴道流血:一般流血量少,可持续不尽或反复流血。偶可伴下腹部疼痛。首先应考虑子宫内膜癌,也可见于老年性阴道炎或子宫内膜炎等。 ⑷外伤后阴道流血:常见于发生骑跨伤后,流血量可多可少,伴外阴部疼痛。 常规检查 妇科双合诊检查 :可以了解妇女的外阴阴道、宫颈、宫体及附件的一般情况。 电子阴道镜检查 :可对宫颈的炎症,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术前的部位定位,可把病变部位放大 1 0~ 30倍,是目前最直观、最主要的妇科检查设备,也是妇科防癌普查的常用手段。 妇科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已广泛应用于盆腔疾病的诊断和协助定位治疗。 妇科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应用 :多功能荧光免疫检测,DNA技术检测;细菌培养微生物检查,血液内分泌液放射免疫检测等技术在妇科感染性疾病 (包括细菌、微生物,病毒感染所致),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预防 滥用抗生素 咳嗽、发烧、头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霉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单独清洗内裤 霉菌可以在皮肤表面、胃肠道、指甲内等地方大量繁殖。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癣、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霉菌交叉感染。因此,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洗哦,最好用专用的内衣裤除菌液浸泡几分钟。 女性护理液 频繁使用药字号洗液、消毒护垫等,容易破坏阴道弱酸性环境,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 重视怀孕护养 妊娠时性激素水平、阴道内糖原和酸度都会增高,容易受霉菌侵袭。对孕妇而言,不宜使用口服药物,而应选择针对局部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方案。 警惕洗衣机 几乎每个洗衣桶内都暗藏霉菌!而且洗衣机用得越勤,霉菌越多!不过不用担心,对付洗衣机里的霉菌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杀手锏:用60℃左右的热水清洗洗衣桶就OK啦!定时用衣物除菌液清洗一下! 注意公共卫生 公共场合可能隐藏着大量的霉菌。出门在外,不要使用宾馆的浴盆、要穿着长的睡衣、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等等。同时选用娇妍的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女性卫生护理湿巾很方便携带哦。 正确避孕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侵袭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就尽量不要使用药物避孕。 伴侣同治 如果你感染了霉菌性阴道炎,需要治疗的不仅是你,还有你的他,这样才会有预期的疗效。你平时日常使用女性护理液的同时也莫忙记准备一支男士护理液给他使用。 穿着全棉内裤 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高,这可是霉菌拍手称快的“居住”环境!还是选用棉质的内裤吧! 清洗外阴 女性糖尿病人阴道糖原含量高,糖原作用下发酵产生碱性物质,令正常的阴道酸值从4-4.5偏离之5.5,破坏了阴道的的自洁功能,易于被霉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 使用事项 卫生巾是使用高温消毒的方法达到无菌状态的,一次性消毒灭菌期限超过后,它的卫生就无法再得到保障,即便不拆封也会受到污染。所以,卫生巾应该现用现买。 卫生巾质地为纤维材质,受潮后细菌很容易侵入并进行繁殖。因此,拆包后的卫生巾应该避开像卫生间这样阴暗潮湿的地方,选择干燥、洁净的环境里放置。 卫生护垫 白带是妇女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粘性的白色液体,它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和阴道粘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正常的白带是无色或是乳白色,呈鸡蛋清状,略带腥味或无味。 有的女性经常使用大量的卫生护垫来控制白带,其实这样做会反而使细菌侵入。市场上卫生护垫的卫生指标有的不合格,其中常存在一些大肠杆菌、链肠菌、真菌,这样就会造成阴道感染。 妇科b超 妇科b超检查项目1: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子宫,各类子宫畸形(双子宫、双阴道、双角子宫、残角子宫、纵隔子宫),处女膜发育异常(闭锁、积血)和异位肾(盆腔肾脏)。 妇科b超检查项目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卵巢巧克力囊肿)。 妇科b超检查项目3:子宫内膜腔病变,如不全流产、孕卵发育异常或滞留流产、葡萄胎、子宫内膜增殖、息肉、子宫体腺癌等。 妇科b超检查项目4:宫内避孕器:了解其位置、变形、嵌顿、穿孔、外游或带环受孕等。 妇科b超检查项目5:子宫颈病变:如宫颈肥大、纳氏囊肿、息肉。 妇科b超检查项目6:盆腔生殖器炎症:如子宫积脓、输卵管积水。 妇科b超检查项目7:子宫切除术后所见。 妇科b超检查项目8:妇科非赘性肿物: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化囊肿、多囊卵巢、卵巢血肿、卵巢冠囊肿。 妇科b超检查项目9:妇科肿瘤:①良性:如子宫肌瘤及各类卵巢囊肿。②恶性:如子宫体腺癌、绒癌、卵巢原发或继发的癌瘤等。 妇科检查 概述 经过问诊后,就要到隔断后的检查床去,脱掉衣服进行妇科检查。此时如果有尿意,千万别不好意思,充盈的膀胱会直接影响检查。躺在检查床上分开双腿,如果你觉得紧张,除了深呼吸自己调整之外,别忘了告诉医生,她会帮你分散注意力。 检查目的 外阴的皮肤是否光滑,颜色是否正常,有没有溃疡、皮炎、赘生物及色素减退等现象。正常外阴:阴毛呈尖端向下,三角形分布,大阴唇色素沉着,小阴唇微红,阴蒂长度<2.5cm,尿道口周围黏膜淡粉色。 检查方法 随后要做更深层次的检查了,这需要使用窥具,通常是一次性的或消毒后密封好的。医生会把它放在热水里温一下,然后涂上凡士林,再将合着的鸭嘴伸进阴道,这使检查变得容易忍受一些。鸭嘴打开,平时贴在一起的阴道内壁被撑开了,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阴道、宫颈。 阴道 检查目的:查看阴道黏膜表面是否光滑,质地是否正常,有无出血点,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及气味是否正常。正常阴道:阴道壁黏膜色泽淡粉,有皱襞,无溃疡、赘生物、囊肿、先天畸形,分泌物呈蛋清样或白色糊状,无腥臭味,量少,但在排卵期及妊娠期增多。如果要检查白带,医生会在此时取标本。 检查目的 观察宫颈上有没有肿物、溃疡、糜烂、息肉,宫颈大小是否正常,表面是否光滑,质地是否过硬,有无子宫脱垂。正常宫颈:周边隆起,中间有孔。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呈“一”字形,质韧,肉红色,表面光滑。如果要做宫颈防癌涂片检查,医生会在此时采取标本。 检查方法 医生取出窥具,戴上一副很薄的橡胶手套,涂上凡士林,慢慢将一或两个手指伸入阴道,另一只手放在下腹部用力往下压,这是在做子宫和附件的检查。这会让你又紧张起来,甚至有些疼痛。没办法,放松吧,眼睛盯着天花板,分散注意力。如果你身体较胖,就更要让自己放松。当手指触摸到子宫底时你会感到疼痛,但时间不长,大约1分钟左右。 子宫及附件 检查目的:了解子宫底的位置,是否活动、质地如何,如果子宫增大、过硬、表面不光滑都属于不正常现象,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正常子宫:呈倒梨形,长 7-8cm,宽4-5cm,厚2-3cm,多数呈前倾前屈位,质地中等硬度,活动度好。卵巢及输卵管合称“附件”,可活动,摸到后略有酸胀感。正常输卵管不能触及。 检查要点 1 妇科常规检查:包括对外阴、阴道、宫颈以及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输卵管、卵巢的检查。 2 白带常规的检查:包括霉菌、滴虫、阴道清洁度及细菌性阴道病检查。 3 阴道式B超检查-妇科检查新技术主要用于子宫内膜疾病、宫颈疾病、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的诊断以及怀孕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的检查。 4 宫颈刮片检查:宫颈刮片是目前广泛筛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TCT是较宫颈刮片防癌普查更精确的方法。 5 乳腺检查:乳腺透照电脑近红外线扫描是目前乳腺检查的最新仪器,它是利用近红外线摄像方法来发现许多肉眼看不到病变,便捷,高效,无痛。 检查注意 妇科常规检查当日应穿着便于检查的衣服,长度适中的裙子是最好的选择。 检查时间应避开经期,且最好选择月经结束到排卵日之前的这段时间接受检查。 妇科常规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洗澡要选择淋浴,检查前24小时内不能洗阴道内部,因为这样会把不正常分泌物和一些可能透过切片检验到的潜在癌细胞洗掉,影响医生正确诊断。 检查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做爱,因为男方的精液和安全套上的杀精剂都可能出现在第二天的化验样本中,干扰医生的判断力。 妇科常规检查的前一天晚上不要使用任何阴道药物,任何治疗阴道感染的药剂,或者润滑剂等都会影响化验样本,覆盖异常细胞,影响检查结果。白带标本由妇科医师留取后立即送检,不要耽误。 妇科检查前准备。要弄清楚你希望找的妇科大夫在哪一天,是上午还是下午有门诊,3个月的月经结束的日子一定要记住。在包里放个记事本,把检查的日期、内容和医嘱都作个记录。尽量不要在月经时去妇科检查,检查前要保证个人卫生,可以洗澡,但24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里面,以免把不正常的分泌物冲洗掉了。另外,检查前如果有尿意,一定要去洗手间。膀胱里充盈着尿液会影响检查。 疾病的并发症 宫颈炎 子宫颈发炎后,会出现白带增多、局部瘙痒、刺痛等症状,同时在炎症的刺激下也会引起腰部疼痛。 子宫位置异常 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前屈位,如果子宫出现后屈,位置发生异常改变时,因体内支持子宫的韧带受到过度的牵引,同时也使部分神经受到压迫,可引起腰痛。 子宫脱垂 子宫沿阴道向下移位,由于盆腔支持组织薄弱和张力减低,腹腔压力增大,而产生下坠感并因牵拉而出现腰部酸痛。 盆腔炎 女性患盆腔组织炎症如慢性附件炎、盆腔腹膜炎、子宫骶骨韧带或结缔组织炎症等,这些疾病的炎症刺激均可引起腰痛。 盆腔内肿瘤 如果盆腔内患有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压迫神经或癌细胞向盆腔结缔组织浸润均可发生腰痛,并且痛感会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加剧。 妊娠女性 怀孕后,随着胎儿逐月增大,腰部支撑力不断增加,长时间的机械作用会导致韧带逐渐松弛,膨大的宫腔压迫盆腔神经、血管,也会导致腰痛的发生。 生育因素 女性如果生育胎次过多、人工流产次数多或者性生活不加节制过于频繁等均可引起肾气亏虚,进而诱发腰痛。 妊娠后可因胎儿的增大,腰部支撑力增加,导致骶棘韧带松弛,压迫盆腔神经、血管而引起腰痛。此种腰痛一般随着产后腰部肌力的恢复可逐渐消失。 小腹胀痛 女性出现下腹疼痛,多数是妇科炎症,也可以有内科病和外科病。因此,女性一旦出现下腹疼痛,应认真辨别疼痛性质,以求及时得到治疗。 由妇科炎症引起的疼痛:多见于附件炎和盆腔炎,多发生于育龄妇女,疼痛在一侧或两侧,同时伴有白带增多。慢性者往往呈现出隐痛、腰酸痛或有坠胀感;急性者往往表现为腹痛拒按,并伴有发烧。 由月经引起的疼痛:妇女在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和全身不适多是生理现象,若疼痛剧烈则为痛经。青春期多为原发性痛经,可自愈;而经后发作的痛经多为某种疾病导致的,应早早就医,不能用止痛药来解决问题。 由某种妇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在卵巢、子宫、直肠附近形成包块,可使经前期及经期腹痛加剧,性交痛亦是其特点之一。又如盆腔出血或瘀血内停,可导致盆腔疼痛,疼痛常表现为一侧大腿根部。 由排卵引起的腹痛:在排卵期内出现下腹部胀痛感,这是由于卵泡破裂所致。一般来说,这种疼痛并不影响健康,也无不良后果,但有极少数人因排卵期卵泡破孔较大,损伤小血管造成卵巢破裂使腹腔内出血,形成妇科急症,须到医院治疗。 疾病危害 患有妇科炎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这是因为: 其一,炎症不及时治疗,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恶性病变。 其二,炎症不治疗会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炎症的侵害环境中,对免疫功能、新陈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其三,一些妇科炎症不仅危害女性本人,而且还会波及家人,若是妊娠女性,还可引起宫内感染、产道感染等环节感染新生儿,造成流产、早产、先天发育畸形、智力低 下等严重后果。 所以,女性应坚持进行体检,发现患有妇科炎症或其他疾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 治疗误区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 滥用或使用抗生素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并杀死大量有益菌,破坏阴道菌群的平衡,从而导致真菌生长旺盛,妇科疾病顽固难缠,难以彻底根治。 误区二:不当清洗下身 阴道炎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40%以上的患者都是由于清洁方法不当造成的。女性阴道为酸性环境,有自净抗菌作用,但很多女性长期用清洁洗液清洗下身,会杀死对身体有益的阴道菌,使局部抵抗能力下降,造成感染.. 误区三:治疗不按疗程 大多数女人进行治疗时,通常凭主观感觉:症状好了、白带正常了就认为病好了,于是赶快停药,造成感染多次反复。妇科医生指出:妇科炎症的治疗要严格的按疗程进行,见好就收,不按疗程治疗,只能使妇科炎症转为慢性,越来越难治。 妇科保健 更年期妇女要注意合理饮食。 更年期妇女除了注意精神心理卫生外,合理膳食也要相当的注意。 复合维生素B对维护神经功能,促进消化,预防头痛、头晕,保持记忆力等大有裨益。小米、麦片、玉米等粗粮及蘑菇、香菇等蕈类食物中含较丰富的维生素B,更年期妇女应适当多吃这些食物。 更年期妇女水盐代谢紊乱,容易发生水钠滞留,引起浮肿,并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应限制食盐,用盐量宜为中青年时的一半。更年期妇女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也常紊乱,容易发生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体趋肥胖,以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所以,更年期妇女要少吃甜食、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多吃些粗粮。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降低,容易发生能量过剩。所以,体趋肥胖的妇女应限制主食进食量。在膳食上应保证蛋白质供应,可多吃些瘦肉、鸡、鱼、蛋、乳制品及豆制品。一般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如豆油、菜子油、玉米油、麻油、葵花油都含高热量,过多食用会发生能量过剩。有报道说,过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还可增加癌肿的发生率。 陈中华 陈中华,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先后担任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中科创新国际医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重大疑难案件部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国际部顾问、北京京法律师事务所重大疑难案件部顾问。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陈中华于2008年6月在北京创办北京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专业研究各种疑难病的病因与治疗,现己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治疗各种疑难病的药物发明专利五十多项。为了响应中央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号召,切实解决病人花钱或没钱治不了病的后顾之忧,陈中华用发明的专利药物与医疗机构合作,实行治好病后再收治疗费用,不收病人的任何押金,对经济困难的病人,实行减免费用治疗,得到了广大病人的好评。被由民政部主管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之《风云人物》杂志收录为慈善人物,多次受邀参加中国科学家论坛和中国中医药发展论坛,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陈中华主席与全国妇联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 陈中华主席与农工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 ![]() 陈中华院长与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 陈中华与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杜万华 陈中华与司法部普法万里行推进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张志国 陈中华与最高人民法院咨询监督员、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开堂 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卞修全 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宪法研究所所长姚国建 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研究所所长罗智敏 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李居迁 陈中华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 ![]() 陈中华院长与中国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 陈中华院长与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 陈中华与朱德委员长、华国锋主席的保健医师胡维勤 陈中华院长与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宗淑杰
陈中华与最高人民法院咨询监督员.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开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徐涤宇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合影留念 人民日报主编韩雄亮,全国政协常委夏日,国家保密局局长戴生龙 全国政协常委徐更生,毛泽东, , 警卫,工人日报纪委书记李耿成 邹中华、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 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旭东 邹中华、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大律所主任刘进军 北京市检察院咨询监督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全国人大立法专家崔建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组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杨立新 与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 、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刘进军 陈中华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新机制、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服务我国经济转型和建设美丽中国。第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定于2015年10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邀请北京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院长陈中华参加。论坛主题: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插上科技与资本的翅膀。 ![]()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李红涛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李红涛 李红涛,大学本科学历。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副院长。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邹中华 邹中华,资深媒体人。硕土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3年10入伍,在部队政治机关从事新闻及美术工作,三次荣立三等功。1997年转业北京从事新闻工作。现任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号微信13683233288。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邹中华与毛新宇、邵华将军 邹中华与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国家主席胡锦涛 邹中华、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 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旭东 邹中华、陈中华与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大律所主任刘进军 北京市检察院咨询监督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全国人大立法专家崔建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组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杨立新 邹中华与《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刘桂明 邹中华与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武连元 邹中华与原公安部部长、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 邹中华与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 邹中华与原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武警部队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喻林祥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朱新良 朱新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1983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取警校,1985年8月起在公安局工作31年零2个月(从事刑事侦察、刑事办案办案),其中兼职勘查刑事案件现场8年、公安预审、法制审核工作、疑难刑事案件审核委员会成员18年(含经侦类案件),曾任刑侦大队预审中队副队长、预审大队副大队长。现任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 2015年朱新良获得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最高执法资格“高级执法资格”。朱律师写的刑事侦察破案方法论的论文被刊入上海公安803的《东方刑侦》杂志,刑事办案论文10多次获奖,多次省级以上获奖或刊物录用。朱律师原系公安局公职律师,于2016年走出公安,签约上海,刑事专职律师,由公职律师转为上海专职社会律师,接受全国的重大、疑难、复杂的各类案件: 1,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含毒品、贪污、贿赂、经侦案件。2,各类命案类刑事案件。3,可能是冤假错案、无罪案件,公安违法立案或违法不立案的疑难案件。4,标的额较大的经济案件、疑难房产案件。5,申请再审刑事案件、申请取保、缓刑刑事案件。6,刑事、民商事、行政等复合交叉、涉及标的额大、社会影响大的重大、疑难民商、刑事、行政等案件。 以及符合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机关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标准的诉讼案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各类案件;新类型案件;需其他专业人士参与的案件;异地办理或者工作量明显较大的案件。对经济困难的个人和企业,可以实行先办案后收取律师代理费。具体情况请打咨询电话:010-66182388、或加手机号微信:13683233288了解。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黄开堂 黄开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会员,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系统法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咨询监督员、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副主任。目前,黄开堂主要研究和实践领域:冤假错案预防与纠正、反腐败与廉政建设、法治建议与社会治理、舆情防范与处置、企业权益保障与法律风险防控、行业发展与营商环境、疑难案例评析与应用。并担任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单位的法律顾问。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黄开堂与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合影 黄开堂与国际刑法学协会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高铭暄合影 黄开堂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合影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顾问卞修全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顾问卞修全 卞修全,博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安徽大学、南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那什大学、悉尼大学短期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柏克利分校短期访问学者。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语言与证据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公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顾问。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顾问刘进军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顾问刘进军 刘进军,法学博士,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国际部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第九届北京律师协会国际投资与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顾问、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顾问。2010-2013年度争先创优先进个人称号;荣获北京市律师协会2012-2014年度优秀律师称号;荣获2012年度、2018年度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律师事务所主任称号; 荣获2011年度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优秀法律工作者称号。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中国法学专家 江平,著名法学家,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10月12日,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应松年,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治研究所所长、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2009年5月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2019年5月,被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汪海燕,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系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顾问。 谢安山,大学学历,先后担任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吉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四大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单民,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 曹三明,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副教授、国家法官学院教授,1998年3月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先后担任行政审判庭负责人、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高铭暄,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国际刑法学协会名誉副主席暨中国分会名誉主席。 阮齐林,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宣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明楷,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业务咨询专家。 刘科,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高贵君,法学硕士,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 卢建平,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刑事政策研究所主任。 樊崇义,博士生导师,著名诉讼法学家,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检察学会副会长、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监察学会理事、中国监狱学会顾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和执法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司法部公证律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法制日报》顾问、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陈永生,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党支部书记,北京电视台、法制日报、中央电视台特约专家。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组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世界侵权法学会执委会亚洲区委员。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国家行政学院、澳门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一桥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管晓峰,中国政法大学银行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保险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投资协会理事,中国投资政策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支持中心顾问、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 赵旭东,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副厅长、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检察学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主讲教授、国家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陈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法学研究》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法律顾问、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顾问。 崔建远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检察院咨询监督员、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人民日报(海外版)法律顾问、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兼职指导教师、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合同监管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会咨询委员、全国人大常会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立法专家。 曲新久,法学硕士,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主任。 陈兴良,法学博士,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郭成伟,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中国管理科学院台湾法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主任。 李梦福,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先后担任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律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副主任。 卞修全,卞修全,博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安徽大学、南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法(博士后)。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墨那什大学、悉尼大学短期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柏克利分校短期访问学者。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监狱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语言与证据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公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顾问。 陈中华,硕士研究生学历。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先后担任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中科创新国际医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市求实律师事务所重大疑难案件部顾问、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国际部顾问、北京京法律师事务所重大疑难案件部顾问。 刘进军,法学博士,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国际部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第九届北京律师协会国际投资与贸易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顾问、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法律顾问。 胡维勤胡维勤,男,汉族,生于1934年,浙江金华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原中央警卫局中南海门诊部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和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的保健医师、现任北京胡维勤医院业务院长、北京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北京中科创新国际医院首席专家。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胡维勤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合影 胡维勤与中华医学药学会主席陈中华合影 胡维勤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纪委书记、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合影 胡维勤与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合影 ![]() 胡维勤先生收徒仪式现场 胡维勤先生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 胡维勤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警卫局政治部评为摸范医务工作者 北京胡维勤医院 北京胡维勤医院经营范围包括: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健康咨询、健康管理;零售药品;销售医疗器械、化妆品;销售食品;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承办展览展示;会议服务等。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目前,社会上号称能治好各种疑难病的医院和医生很多,治疗的方法也很多,鱼龙混杂,病人总是充满希望去治疗,却往往带着失望回来,病人总是花了很多钱,病却没治疗好,为了使病人看病时不上当受骗,也为了响应中央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号召,切实解决病人花钱或没钱治不了病的后顾之忧。 北京胡维勤医院使用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的发明专利药物与医疗机构合作,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对肝胆胃肠病,糖尿病肾病,耳聋鼻炎,气管炎哮喘,高血压心脏病,脑瘫癫痫病,风湿骨病,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皮肤病性病,疱疹艾滋病,白血病肿瘤等各种疑难病 实行治好病再收治疗费用,不收任何押金,治愈后一年不复发了再按照国家物价部门规定收取治疗费用,治不愈的不收任何治疗费用,治愈否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等中国有权威的大医院检查为准。咨询电话010-66182388,手机微信13683233288。 一种能治愈尖锐湿疣,疱疹,梅毒,乙肝,艾滋病的药物[病毒1号] 北京胡维勤医院发明了一种能治愈尖锐湿疣,疱疹,梅毒,乙肝,艾滋病的药物[病毒1号],现已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能治愈糖尿病,肾脏病,尿毒症,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效灵1号] 北京胡维勤医院发明了一种能治愈糖尿病,肾脏病,尿毒症,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效灵1号],现已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 专利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