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 陈中华:三农问题,大有可为
详细内容

陈中华:三农问题,大有可为

陈中华:三农问题,大有可为

陈中华军人.jpg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企业大批倒闭,公共工程与建筑业陷入萧条,中国3亿农民工的出路再度成为话题。3亿多失业者,是美国人口的总数。失业者达到这个数量,占社会总劳动年龄人口的32%,无论是数量还是比率,都不容小觑。国家应当下大力气,用真功夫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三农问题,大有可为,一能解决国家产能过剩问题,二能解决就业压力问题,还能提高党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当今中国三农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公共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农村需求。目前农村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交通通讯、供水供电都与城市相差甚远。尤其是教育的问题,不说教育环境,教育硬件,真正好的教师,也不愿意去深山老林从教,虽然宣传许多农村优秀老师,也是寥若晨星,尤其是宣传一个当年被拐卖,后来当上农村优秀教师的一位河北女教师,看后多少令人扼腕叹息。在医疗方面,自然更比不上城市的条件,许多农民小病扛着,大病才上医院,虽然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有提高,报销有额度,乡级医院比例很大,但因技术以及设备缺乏,人们还是舍近求远,去城市看病。公共文化,交通通讯,自不必说。在乡下留住农民,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农民们向往城市,在城市买房寄居,也在情理之中。

二是人为破坏了生态资源。今天的农民,在三十多年前分田到户后,拿着豆包不当干粮,曾经肩扛手提修的水利,库、塘、堰、坝、渠,分了田单干,因没有具体负责人,都任其荒废,到后来,不少危库危坝,因洪水冲击,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只得投资四万亿又去蓄源加固,但还是因为没有具体管理人,再过几年照样成了危坝,危塘,危库,危渠。面对这样的环境,今天的农民们守着一亩三分地,因粮食价格,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且不稳定,因为信息闭塞,有时候,农民种什么,没准头,仅靠过往的经验,跟风种植,是最大的毛病,结果种什么,亏什么。这样下去,自然难以养家糊口,迫于生计,只得进城打工。目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很红火,那是有钱人来办的事情,没钱的农民,可望而不可及。

三是组织起来极为困难。当今,中国农村有几个样板村。一个是当年没有分田到户的村,如华西、刘庄、大寨、河北周家庄人民公社,还有分田单干后又转为集体经济模式的南街村,以及被称为农村改革带头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等,都没有可复制性,所以,今天中国农民走什么样的形式的道路,只好维持现状,组织起来极其困难。虽然今天又兴起了合作经济,家庭农场等,而家庭农场与合作经济,有多少成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基本没有影响力。据了解,今天的合作经济,也是分等级的,即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这四个级别,都有不同的补助标准,但这样的经济模式,大都是各自为战,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农民照样成了打工者,并没有真正起到带领一批人富起来的影响力。再有,一些有成就的或者对家乡脱贫致富有紧迫感,责任感的人们回到故乡,打算办一些好事,改变家乡面貌,但又因为经验和资源有限,陷入倾家荡产的境地也不乏其人。当前组织起来十分困难的原因在于,分田到户,各自为战,谁来开发,建立经济合作体,百姓们都有戒心,害怕失去最后的阵地,而那些从城市返乡为家乡建设愿意出力出汗的人们,又因为土地山林河流产权与他们无关,如果产权拿到自己的手中,经受不了昂贵的投资,又因为当年的条块分割,难以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本无法操作得起来,只能通过熟人资源,为当地,为家乡办一些好事罢了。

四是当今农民缺乏见识和胸怀。多年来到户的农民们,过惯了懒散游离于家乡的生活,他们认为,大不了外出打工,对家乡这片厚土,如何从长计议,为子孙后代营造宽松环境,基本等于零。这些年来,国家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成了他们不作为的理由,等靠要思想严重,还可能养成懒汉思想,心里幻想政府会给一点。而谁来投资,他们又不给积极支持,就是办他们自己的事情,不给钱不干活,给钱少了,照样不干活,农村的人们,没事的时候,打牌赌博,游手好闲比比皆是,他们腰包有了小钱,嗜赌如命,在乡下,到处都是赌场。如果城里人下乡投资,又担心土地山林确权后,自己失去的生存的基础,今后不但没钱,甚至连走路烧柴资源都没有,就瞒天要价。不顾长远利益,以致有些土地荒芜万年都无所谓,只要一动作,马上拔一毛而天下不为。

五是现代科技知识缺乏。当今,商战愈演愈烈,电子商务竞争你死我活,但是对农民来说,因为文化水平和见解、条件限制,似乎还是盲区,虽然电子商务进入了农村,但仍然是城里人的事情,涉及到农民亲自操作,还是少得可怜,他们辛勤劳动所得,由于文化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操作能力不对称,交通运输通信环境不理想,所得也根本不能对称。更不用谈科学种田,科学种植,机械化操作,那只是社会的愿景。所以,当今的农村,虽然有大寨、南街、刘庄,周家庄,华西,但要赶上他们的脚步,那真是太难了,仅信息平台、人脉、技术人才等等,公共环境,各级政府的指导力度,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即使是跟不被人看得起的小岗村比,也没法比。

六是政府缺乏真正的农业发展思路。当今,每年开头一号文件非农业莫属,但文件下发后,下文就不多了,不像房地产和制造业,股市、金融业、外贸出口,随时调整,更不像两桶油,随时变价、调价。这些年来,对农业,喊起来重视,但没有不办睡不着觉,“半夜鸡叫”的事情发生,一些人对农村、农民、农业呼声很高,只是同情罢了,具体走什么路子,不像工业商业信息产业变化的快,几乎是三十多年一成不变,就目前土地山林确权来说,越搞,以后的事情越不好办,越搞越麻烦,如果嫌麻烦不够,那就继续这样搞。由此看来,农民走出困境的日子似乎还远着来。在农业问题上,说改革永无止境,还真没有看到当今农业的前景在哪里,倒是今天的华西,刘庄,大寨,南街,周家庄等等十个集体明星村,根本代表不了当今的中国,只是一个小小的亮点,学也学不来,提倡也没有人敢大胆,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有些讳莫如深,讳疾忌医的样子,所以,就这么糊涂着,凑合着过。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曾几何时,粮食是自产自销的,曾经对解决十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是执政党引以为骄傲的事情,可是到了今天,耕地红线不知道守住也没,但有一条可以证明的是,这几年来,中国靠粮食进口,依赖程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长此下去,如果外国像控制高尖端技术一样控制粮食,会出现什么样的惨状,真的不好说。当年,国家粮食储备库空荡荡,一位总理发过火,后来袁隆平又讲过国家粮食库空了,后来再也没有人报道这方面的消息,就不知道今天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也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但看看现在的农业现状,再看看这些数据分析以及从前发生过的事情,真的为未来的中国人口粮食问题捏一把汗的。本人以为,粮食问题永远是个大问题,当年曾经有伟人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而今天的中国,自己手中有粮吗?当年发生的饿死人的惨状,还会不会发生?这虽然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但八亿农民的困境真的想硬办法,要像抓房地产那样的力度来解决了。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经营模式真的不能几十年一成不变了,真的应该像计划生育那样反思,放开二胎那样,下力气用功夫解决三农问题了。

 

 

QQ图片20170126131635.jpg

 

 

 

 

中国现在过剩的产能是在钢筋、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上面,这些都是建材。但是,目前中国农村还有很多破旧的房屋,校舍,诊所,公路,渠道,甚至还有草房土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一是进一步巩固和修建通村公路,解决偏僻角落村湾出行难问题。
       二是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资金的投入,挖塘堰,修沟渠,切实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三是整合土地,实行农业生产机械化,可以由村干部领导联合生产,也可以由招标承包给一个企业生产,要改变过去包产到户的政策,把一大块地分成几小块,一户一小块,你种这他种那,农业根本实现不了机械化的。 
       四是一村建一所学校和一所养老院及一个门诊部,让村民就近学习,就医,养老。

五是根据实际需要,一村先建一幢水,电,燃气,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齐全统一装修好的楼房,免费提供给村民居住生活后,再让村民把旧房平整成农业土地归其自己所有。政府为人民办事不应计较盈亏,没钱印钱就可以了,其实干这些事,政府负责生产钱就可了,政府拿钱给建筑企业,建筑企业拿着政府的钱叫农民工干活楼就盖好了,农民工挣的钱向政府买水,电,燃气,广播电视,网络等生活需用品,钱又回到政府手里了,经济也就循环发展起来了。有些砖家可能会说,大量印钱会引发通货膨胀,我认为通货膨胀不是因钱多,而是因为缺货,比如目前的钢筋水泥过剩会涨价吗? 
      以上建设需要很多建材和工人的,政府不用为产能过剩而发愁,政府也不用为农民,工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而发愁。政府更不用为政权能否长期稳固而发愁,你给人民办这么多好事,人民拥护还来不及呢。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01066182388
01055151111
13683233288
健康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